千百年来,对于中秋之月,文人骚客千咏百叹,吟唱不绝,成为千古永恒的话题。中秋月满,桂花飘香,四海同心,思念的季节,相思的节日,总有说不完的亲情,总有道不尽的愁绪。而今,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人情世故陡转,中秋味道不同,似乎思念也成了过时的古董,团圆成了时尚的话题。对于中秋,今人与古人的理解截然不同。那么,中秋究竟应该是“花好月圆人不圆”,还是“花好月圆人团聚”呢?
中秋节起源,据说源自嫦娥奔月。昔后羿于西王母之处得不死之药,嫦娥窃而食之,遂升上月宫为仙,夫妻因此分离,惟有遥遥对望而思念无期。因此,从源头而论,中秋月圆,应该是一个思念的节日,夫妻天涯海角,月圆人不圆。故苏轼曾叹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实,神话之中,自有深刻内涵。中秋之意,本在于寄托相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需要我们从天文的角度理解。说起月亮,我们不应仅仅关注月亮,还必须同时注意太阳。因为,月亮本来没有光,靠反射太阳光而生光;月亮本来总是半明半暗,只是我们在地上看到光亮之面不同,所以有月相的变化;三五而盈,三五又亏,亏而复盈,周而复始。以中国传统思维而言,日月相配相随,日为男,月为女,日为夫,月为妻,没有日就没有月,也没有什么圆满。既然日月为夫妇,那么阴晴圆缺便寓意聚散离合。那么,日月什么时候相聚?什么时候离散?稍有天文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月末晦时日月聚合,十五望日日月分离。因此,古人称晦时为日月合璧,又曰韬光养晦;而称十五为望日,取日月对望之义。也就是指的日月交易于晦时,而分明于望日。
了解了上面这点,再来品味古人之诗,我们自会发现不同寻常的神韵。古人有一句诗:“相思如满月,日日减清辉”,这句诗用来表达相思,恰如其分,传情传神。要理解这句诗,同样不能只注意到月亮,还必须同时注意到太阳。相思如满月,为什么?因为满月之时,日月是分离的,日月对望而成满月,所以,满月之时不团圆,只有相思。如同夫妇分离、情人分别,天涯海角,天各一方,不能团聚。对于中秋之月,张九龄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咏传唱不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试问一句,这句诗是说团圆吗?显然不是。这句诗所表达的,绝不是一种团圆之象,而是一种天各一方的相思之情,是海阔天空之下,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之间一种心心相印、牵肠挂肚的真情。而唐人王建也有一句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同样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李清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一剪梅》,对相思之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生动感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里,月满西楼同样是一种秋月朗(独)照、亲人间遥寄思念的意境。古人又说:“明月千里寄相思”,“八千里路云和月”,这里明月表达的都是一种相思,是天各一方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这是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下所体现出来的合理、自然的真情,而决不像今人世俗地曲解为“月圆人亦圆”的错误观念。因此,要理解古人的诗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还原语境,站在古人的角度上来体会和欣赏。境界不同,必然离题万里,貌合神离,我们又岂能真正理解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
同样的道理,花好月圆,也只不过是世俗人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和愿望而已。花好,还未结果,并不是一种圆满,而只是一种希望,月圆,则正是分别两地寄托相思之时。如果花好不结果,必然败落,正如说“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有什么美满可言?苏轼曾有诗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还当留心品味。那么,花好月圆,何时美满?何时结果?还是在晦时,即在农历月底,因为只有这时日月团聚,象征夫妇团聚之时。日月合璧,志同道合,相亲相爱,情投意合。“日日减清辉”,正是久别期盼重逢、失散期待团圆心情的真实写照。团圆之时,月亮外表无光反射,月华皆在其内,这是一种美满和幸福,并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种黯然失色。幸福和美满,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只有自己知道,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这正是古人对离别相思的独特体验,神韵悠远,意味深长,与今人迥然不同。
返回头来,还说中秋。日月如轮,朗悬壶中,乾坤一体,海阔天空。从来一月乾坤朗,千古悠悠情思长。今月曾经照远古,缘何秋月独清凉?赏月之时,品味古人诗词中的深远意境,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古人,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自会像古人那样,海阔天空而神游万里,怀中揽月而独得真味。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