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那地读初三那段时间。 心的同学建,他有一个认叫的姑姑住在校园附近的。 建到他姑姑家里去过几次,每次去他姑姑家里都把心带在一路。 心跟着他同学建多去了几次,建的姑姑也认识心了。 建说:“我姑姑叫我到他们家里去住。” 心说:“你姑姑叫你到她家去住,可以啊!” 建说:“要去,我们两个一起去。” 心说:“不好吧!那是你的姑姑家里。” 建说:“我们也是喊叫的啊?” 心说:“那还是你们比较亲。” 建说:“你妈妈不也是姓唐吗?” 心说:“是的,我妈妈姓唐。” 建说:“我们两个是老表,我喊姑姑,你喊姨娘,不就亲了。” 心说:“那好吧!” 于是乎,心和建就把学生寝室里面的东西搬到他姑姑家里去了。 搬去的头几天,作息时间还有点不大习惯,上课经常迟到。 心扭扭捏捏地,也不敢喊建姑姑“姨娘”,天天就是“您”过去“您”过来的。 本来建的姑姑岁数就不是好大,心长期喊她“您”,听起来就不怎么顺耳。 一天,建的姑姑问:“建啊!你同学的妈妈姓莫子?” 建说:“心的妈妈也姓唐。” 第二天,心回建姑姑家时,建姑姑对心说:“心啊,你和建是老表,你妈妈也姓唐,你就喊我‘姨娘’好了。” 从此,心就叫建姑姑为“姨娘”,而且就像是亲姨娘一样。 那时,心的母亲还健在,但与心认叫的姨娘从未为见过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的姨娘真把心当作他的姨侄儿对待。 心的姨娘向心谈起她的家庭。 心的姨娘说:“你姨爹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到头才回来一次,我在家带两个孩子和种庄稼,另外还有一位老奶奶住在上面的,需我们要照看。” 心的姨娘一边说着家里的情况,一边眼泪含含。 九几年的山区农村境况,确实不咋样。 心和建只是住在她们家,还是在学校搭罐蒸饭。 偶尔早上,遇到姨娘煮面时,那个洋芋条条面汤格外地香,姨娘就给心和建倒一些面汤,绊着蒸饭吃,比较肯下吼。 有时,姨娘上坡去干活了,家里煮着猪食红薯,心和建也从大锅里掏出来吃,和姨娘家里的猪抢食。 要是被姨娘碰见了,姨娘不但不吵他们,反而再弄几根大一点地给心和建食用,因为那是洗干净了的没有剁碎的红薯,等煮好了再捣碎,兑些猪饲料一起喂猪。 那时,姨娘家的猪只喂四个月就出槽。“出槽”就是把肥猪赶到集市上去卖。 记得有一个周末早晨,心和姨娘一起赶了两头猪到集市上去卖,弟弟妹妹都还很小,在屋里还未起床。 姨娘一边赶猪,一边念叨着两个小孩的名字,不知醒了没有。 记得当时,好像建也在那里,没有回家。建虽还未起床,但是弟弟妹妹醒了,估计他还是会过去哄一下的。 姨娘还不停地说:“不晓得现在的猪价如何?” 心说:“姨娘喂的猪这么好,应该会卖一个好价钱的。” 说时迟那时快。赶着赶着,一头猪不见了。 姨娘大声叫了起来:“猪滚了!猪滚了!” 心说:“姨娘,姨娘,你赶着这头猪,我下去赶那头猪。” 那个陡坎还蛮高的诶!幸好那头猪的架子不是好大,浑身肥滚滚的,坡坡土坎子上,反正也搭不痛。 那头猪滚到了坎子外边的荆棘里面,后来还是姨娘下去费了很大力气才拉出来的。 两头猪赶到集市上,卖了好几百块钱。 还有一周,心他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次建回家去了,心被他姨娘留了下来。 姨娘还到那边去称了几斤瘦牛肉回来,准备挖板田吃。 每天上午,姨娘扛着锄头到板田,心也跟着一起去。 先是姨娘教心挖田,那田土软糯软糯的,比较费力气。 每天中午,姨娘都要为心准备几片瘦牛肉,姨娘舍不得吃,也不让弟弟妹妹他们吃。 心每天吃几片瘦牛肉,挖一截板田,那个进度相当缓慢。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已经是第五天了。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