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无艳》最大的新意是完全颠覆了原来“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故事框架,夏迎春变成了一只可男可女的、喜欢钟无艳的狐狸精,为了追求钟无艳给她下了一个“爱情咒”让她变丑,迷惑齐宣王也是为了钟无艳能“看清他的为人”——
所以整个故事变成了——“小狐狸追妻”(b友精准总结)和钟无艳追夫两个追爱的故事,从两个人追爱的对比去引出钟无艳问出的问题:“爱是什么?” 钟无艳中的“爱情咒”,是只有不再爱齐宣王的时候脸上的红斑才会消失,就很像在爱情中的人,就是因为爱一个人才会表现出最笨、最丑、最脆弱、最不讨喜的一面,变得不像自己、不再像最初被喜欢的样子了;而当这些缺点消失,可能就是她的爱一起消失的时候了。 钟无艳忘情弃爱出走之后,就是跟小狐狸在苇草地里对话的经典场面。小狐狸“知道”爱是什么,所以它脱口而出标准答案“爱是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但它“搞不懂”爱是什么,“爱是霸占摧毁和破坏”才是它在做的事。搞不懂人间爱情的小狐狸折射人间爱情的悖论和误解,怪不得有人说,很少有哪个词像爱一样被滥用呢。 《钟无艳》的拍法也相当港片风格——不避俗、实用主义,我觉得这也是港片最大的优点: 首先道具场景,可以说是相当敷衍,连钟无艳征战沙场的场面都是用皮影戏表现的,感觉到了绝不多花一分钱的决心; 其次剧情设计,港片毫不避讳对观众的迎合,包括结尾相当狗血的大团圆结局,齐宣王女扮男扮女装,还有加入了打麻将、打扑克牌、开七国运动会这种无厘头搞笑桥段,也不避讳放屁、娘娘腔一类格调略低的笑点; 最后历史背景架构,像大部分古装港片一样,它根本不能说没有还原历史,它根本没有考虑过要合乎历史背景,港片永远是在写现实罢了,顶多是借历史外壳搞搞新意思; 港片的“不避俗”,就是毫不避讳迎合观众的一面,也毫不避讳把钱、把心思花在刀刃上,因为让观众愿意去看、能赚钱是电影生存的基础;但这种折中妥协不会影响他们努力表达电影内核的想法,反而当港片加入俗的一面的笑点和审美,倒可以给观众提供一种层次丰富的共鸣和享受。 杜琪峰曾经形容电影艺术是掐不死的“橡皮跳蚤”,大概就是说即便有再多的限制和枷锁,只要愿意去花心思,电影艺术总有可以呈现思考、照见现实的办法呢。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