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下过馆子。那你一定吃过很多好吃的。 一盘土豆丝,就算是我们用最复杂的礼仪,最昂贵的餐具,最美丽的服务生……是否能够吃出珍馐美馔来?
同样的道理,一部电影,如果连故事都没有讲好,依靠着剪辑,构图,演员等等,就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吗?或许,我不是很懂那种所谓的“腔调”,是适合那些“厉害”的人群,我们这些俗气的人,压根就不配。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就如同一盘土豆丝。爱国人士(梁)亲历国恨家仇,选择做卧底。投奔了职处高管的亲戚。可是这个亲戚是个机会主义,看见小日子们想从抗日的群众洪流中退出,就撮合两边谈判,希望通过保持满洲的方式,让两边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这就必然导致我党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于是,爱国人士(梁)利用暗杀日本公爵的方式,来阻止谈判进行。而日本人很快找到始作俑者,于是汉奸叛国了。爱国人士,冒着暴露的危险,杀死了汉奸,并且将计就计,借机让另一个潜伏在敌人身边的爱国人士(王),成功获得信任,最终完成任务。 单纯从故事出发,虽然简单,但算不上俗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很有看头。可能《罗曼蒂克消亡史》太优秀了,造成导演产生了一种幻想:觉得自己仿佛掌握了电影的语法结构。于是,用佛跳墙的做法,炒了盘土豆丝。先不说观众看不看得懂——反正大多数观众会优先怀疑自己电影审美——通过观影,把这个故事线总结出来,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就好比,炒土豆丝,不管我们怎么做,我们还是要吃出来这是土豆吧,就算糊了,也能尝出来,这是土豆丝,只是糊了。但,如果这盘土豆丝被炒回锅肉的味觉,那为什么不直接炒盘回锅肉呢(当然,素食不算)?当然,如果真的吃出回锅肉,也不算是们技术,可怕的是,大多数尝过的人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这是盘土豆丝?土豆丝是这种味道的吗?我们以前那个很像土豆丝的东西究竟叫啥?…… 不管有水平还是普通级,观影的直接结果,就是清楚自己在看什么。跳来跳去的平行蒙太奇叙事,不是不可以,比如《美国往事》《教父2》……等等,都是影视经典,但是这一定是基于故事,通过这样的手法(平行蒙太奇)能够将故事的内涵,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最终实现观众的共情。而绝对,绝对不是,这样讲故事,特别有内涵,只算是具有如此艺术成就的导演。 这不叫电影,这叫炫技。投资人花了这么多钱,不是为了帮助你名垂影史,而是让你帮他们赚钱的。而观众买票,也不是来研究电影艺术的,他们希望这两个小时,别过得那么拧巴。 走心的叫艺术,动手的,导演,一般都归类于,手艺。 当然,也不能全怪导演,这些演员,我实在有点无语。梁、王,这两个角色无论是从演技还是从角色设计上看,我从开始就觉得他们是卧底,毫无悬疑,丝毫没有紧张感。这居然是部院线电影,这明明就是部网大,好不好。或许,制片方深刻的觉得这么讲故事一定要出问题,于是找来这些演员保证票房。所以,我就懒得说什么了,毕竟打字有害身心健康。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所以,我不是来评论电影,我TM的就是来吐槽一下餐饮业的怪现象,希望整个餐饮业以此为鉴,好好反省!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