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的前几个镜头即已感受独特的质感,而看完全片则明白伊丹十三是试图捕捉生活中天然的荒诞、幽默、和真挚情感,这种矛盾的魅力在寿尽的老人的葬礼这个事件中体现的特别淋漓尽致。而这种捕捉并非如单纯远观者那样用客观镜头去记录长镜头,而是积极的运用自己的鬼才,在把整个葬礼过程完整表现的同时,显现其中天然的荒诞、幽默和真挚复杂情感,以及某种复杂的混合性本身,并且让人回想起每个人自己生活的类似事件中,之前被忽视的同样的这种奇特体验。我认为大致的来说,伊丹十三在本片有如下很出彩的做法:
1. 视角/机位/景别——组成构图的一切 这是开场就让我感觉质感独特的直接原因,开头第一镜老妇人出场便已机位略偏,配合旁白让我大致预测到会用一个并非单纯客观视角也并非特定人的主观性视角的灵活方针来排,而这点在开头父亲去世前就已经表现的很多,例如对老人吃食物的大特写,对洗碗中的老母亲的窥视视角等。但是直到真的开始进入葬礼准备后,本片的摄影机的灵活、大胆才完全释放,如同在每个场景里找到了那个最有魅力的摄影机调度一样,无论是死者视角,棺内视角,亦或者对内裤,腿脚这种大胆的拍摄视角,亦或是恰到好处的景别,具体来说是特写控制,亦或是基于树屋结构的摄影机位置——在正对棺木的方向上,是只拍摄室内还是包含门口还是从室外,亦或是较长镜头中的摄影机运动,例如摄影机从妻子的舞蹈部分拉远后摄影机楼上运动至楼下,结尾母亲的讲话等等。 2. 场景设计 葬礼的大部分时候发生在主角夫妻两的房子,即雨宫家,该住宅包括其门前的路,都是整个影片设计里被纳入核心的一部分。正对遗像的那个不断重复的摄影机方向离不开树屋的本身结构,反过来伯父在棺前踱步后面诸人从门口进来,引得全场发笑的荒诞场景也离不开这个屋子结构。第二天晚上的女人们想办法让亲戚回家的段落也离不开厨房和客厅并列但是又都和外面相通的结构。而如果住宅的外部不是这阵子环境,无论是出轨的段落还是刮风吹散了礼金,以及亲戚、和尚的来往等都很难实现了。无意考究是现有构思还是这么个房子,这个其实无所谓,核心还是就最终成片来说很好的进行了场景的整体设计,这是我一贯非常喜欢的,而对于本片的主题来说也特别重要——本片需要一个坚固的舞台。 3. 多人戏调度能力 没有多少时候本片的镜头中不是多人的,当然对于一个不小的富裕家族的葬礼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将多人的不同动作、状态非常合适的加入某个镜头或者组合起来是本片设计的基石,无论是为了表现幽默与荒诞的,还是某种现实、自然的,大多数时候实际上本片巧妙在他们是混合的。我最初注意到这点是葬礼还未开始准备,只是最初夫妻两知道葬礼消息后在化妆室的戏份,在夫妻两轮流虚化,一个妻子作为前景虚化而丈夫在焦距内的镜头中说话时,右边背景中一个年轻男子以一种会被我所注意但是又不至于喧宾夺主的方式往前走来,并在这个段落的最后,以一种有些滑稽的方式表示了自己的哀悼。而正式进入葬礼,各种亲戚登场后,多人调度水平更是各种镜头的基石,心怀不同心思,情感的人在同一个场景中的互动、反应,是葬礼的精髓。 4. 从无数鬼才的情节设计到整段的设计 真不知道伊丹十三怎么能捕捉、设想和表现葬礼这个事件中如此多有趣的、有现实性的小情节。尽管影院观众无数次发出笑声,但是大多数这些情节并非是刻意的夸张、反差,或者符号性的讽刺——尽管讨论给和尚的报酬或老父亲死后妻子对他生前的批评等情节有天然的讽刺性。这或许是因为没太大痛苦而去世的老人的完整程序葬礼,其中悲痛与非悲痛、乃至纯意识性时刻的并存本身就是自然的,能为任何经历者在特定时刻所感受的,因此当伊丹十三成功的捕捉相关细节时,对父亲生前行为的抨击和悼念痛哭的并存是完全自然的。而葬礼这种感性的时刻却又少不了大量事务性程序性的处理,乃至于谈论各种价格固然荒诞,但是他完全是生活的固有一部分。 当然本片中出轨部分是更夸张一些的,也笑点更密集些。但是虽然这段比较夸张,但也并非只是作为纯喜剧时刻或者构成对丈夫的讽刺,妻子摇木桩子的部分是惊艳的设计,既是对出轨的身体行为的直接隐喻(当然本身也不能直接去展现出轨具体过程),也是本作中中年夫妇情感关系这条隐线中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段落设计是佛经念诵的同时摄像机顺着弯弯绕绕的音响线一路最终到在输出佛经的外屋喇叭。 5. 电影中的媒介 本片中出现了三次其他影片,均直接投射在屏幕中,基本就只是展现片中片本身的魅力。第一个出现的夫妻的广告单纯是影像趣味,第二个出现的葬礼礼仪教学一方面是那段情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葬礼礼仪本身能被这样的教学视频形式化也是够荒诞、幽默了。第三个片中任务拍摄的葬礼准备工作中的黑白默片更是片中片完整作品,完全用黑白默片的风格形式表现了葬礼准备过程中欢乐、真挚的那一面(当然,如所有部分一样,同样也有其荒诞性),这片子本身就十分精彩。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