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观影的过程很迷惑,我几乎在每一个场景跳跃的时候会有种这是写实剧情的“错觉”,但是越到后面,每个场景的细节和发展都十分的荒诞。我不断在思考这是真实世界,还是男主角博的精神世界。我尝试用自己的思维语言去还原一下我三个小时的观影体验。
【以下是含有剧透和个人观点的影评】 第一个场景:博的家里 博是一个中年微胖,有焦虑症的男子。开头是博和心理医生在做一些基本的心理面诊,对话内容提到了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探望母亲了,而侧面影射了博和原生家庭有一些裂痕,因为医生在笔记上面写了一个单词 guilty,是什么让一个外人在评判男主角作为一个家庭角色是独子的时候,用到了愧疚这个词语。 “你想过她(你的母亲)去世吗?” “当然不“ 结束了心理对话后,博回到了他的家,他住在一个混乱的街区,街上全是瘾君子。第一天,他经历了极其诡异的事情,没有夜晚蹦迪的博被邻居无数次的投诉他噪音扰民。第二天,博因为前一晚睡眠不好,急急忙忙准备要去赶回家的航班,但是他落了钥匙,折返却发现钥匙没了,而且耽误了行程,他还在无水配服的情况下吃了药物,严重的焦虑症驱使博硬着头皮去到对面马路的士多店买水,但是让街上的流浪汉和瘾君子窜进了他住的公寓和房间。第三天,博打了电话回家,却发现他的妈妈意外去世,他在家正泡澡冷静的时候,被躲在家里的流浪汉吓到了,赤身***地冲出了公寓,被车撞晕了过去。 直到这里,第一个场景用很写实的手法做了一个铺垫,首先男主的精神异常,有着焦虑症甚至和幻觉,充斥了很多半真实半幻想的设计,男主角的家庭关系和经济并不好。第一部分在塑造一个慌乱的角色,也埋下了伏笔,特别是博的母亲堪称荒谬的死亡。由此,被迫离家的博正式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出发—— 他要去核实母亲的死亡,以及准备母亲的葬礼。 第二个场景:寄养家庭 被撞伤的博暂时住在了一对夫妇的家里,夫妇是在路上撞倒他的人,医生的家里一切都是明媚舒适的,他们很友善,除了一个嫉妒心极强,处在青春期的女儿,以及一个他们亡子的战友,似乎带了一些攻击性。 夫妇对博关怀备至,但只是住了还不到几天的博,就被他们的女儿认定是一个会动摇她”家庭低位“的闯入者,快康复的博只想尽快到家,他想回去参加母亲的葬礼。最后,医生的女儿用死完成了一场荒诞的闹剧,他们把博正式赶出了这个他不想融入也不属于他的家。被误会杀人的博一直被追杀,进入了一片陌生的森林。 第二个场景,博是唯一一个在脑子里面知道,在这个家庭里面,他顶多只是一个受伤的暂住者。但是这个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认为他是这个家的成员,夫妇给他介绍这个家的背景,并让他住在女儿的房间,小女儿和她的同学说博是被收养的,还有她制造的一场场兄姐争宠。莫名其妙,博被寄养了,同时在第二个场景放了下一伏笔—— 博的破裂初恋。 如果轻微联想,可以看到,故事线很明显,是在讲述一个人成长的顺序,而第一个场景,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本我,在封闭的内心世界里面,一个原始微小的人,家或许也可以理解是母体、***,初生的环境。而在人成长的第二阶段,人开始有了身份,首先一个具有社会角色的定义—— 一个家里孩子,但是这个身份是没有选择的,你可以说是主动也可以是被动的, 就被安上了这个标签。 原生家庭的脉络在一个人的身上开始左右之后的方向。在这个阶段后,顺从或者叛逆,总归是要独立的,而博在压抑之下,不仅仅是独立,甚至是在逃离。博的第一次”逃离“,映射到现实,就是在一次旅程里面,主动亲了一个女孩,他明知道母亲说过不可以和异性有过分之举—— 博忤逆母亲的第一次举动,也正式跳转去成年后的出逃和寻找自我的下一个阶段。 第三个场景:自我丛林 醒来的博遇到了一个旅行剧团,剧团常年在森林里面表演舞台剧,博看着舞台剧,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写好的一样,其中每一个人的人生,也是每一个人的轮回都似乎有着公式。按照设计,博会独立,离开了原生家庭后迷茫了一段时候,他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谋得一份工作,结婚生子,中年遭遇变故,开始不断的寻找,年迈的博回来了熟悉的地方,重遇了自己的孩子。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