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看过不下百部剧,涵盖各种类型。但要让我选出印象最深刻的剧,一部是童年时看的《镜花缘传奇》,至今念念不忘。另一部就是《长月烬明》,虽然才看完不到2个月,但感觉它已经陪伴了我数年之久。究其原因,应该是触动太大,内容太丰富,思考太多,以至于在主观上将时间无限拉长了。而且我坚信,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再问我印象最深刻的剧,一定会有《长月烬明》。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小小的🌙里挖呀挖,产生了许多有趣的联想。
一:关于神话 内涵深刻,具有现实主义意义,并且形式浪漫的剧会有这样的特点:能激发观众无限的想象,无论是甜蜜的还是痛苦的,最后会与剧本身融为一体,深深刻在脑海里。深刻又浪漫,这是神话剧的特征,而在我心里,长月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我将其归于神话类,在下文中我会详细解释。这类剧还有哪些呢,《镜花缘传奇》,《封神榜》,《西游记》,《东游记》,《济公》...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好像都是老剧,对,因为近年来的确很少产出优秀的神话剧,起码我没有观察到。神话剧与近些年大火的仙侠/古偶这类的区别不在于形式(形式只有老与旧),而在于内涵和意义。 神话是刻在民族的文化基因里的,很多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神话,再不济的都会些传说,传统类的说法。他们从这些不可考证的传说里去挖掘蛛丝马迹,去获得浪漫的想象,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而获得对抗严峻现实的勇气,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存,进而完成自身文明的传承。其中,中华民族的神话可以说源远流长,我们的民族存在了多久,神话就存在了多久,甚至更久。久到每当我们严肃的思考起我们的神话时,会惊讶的发现,中华民族的神话居然没有固定和完整的体系,相比于古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即使这样,我们的传承却从未断过,因为在流传的史书,传记,小说,诗歌,辞赋,戏曲乃至于近现代的影视等各类文学或文学衍生作品中,我们几乎总能瞧见它的身影,时刻牵引着深埋于我们血肉中的因子,汇聚成线,源远流长。它不以任何一种固定的模板形式存在,但它又无处不在。就像长月里十二神身陨时的那句台词:来日,纵化作山巅冰雪,溪中卵石,岸边垂柳,我们总有重逢之时。所以我们看见风,看见雪,看间日升月落,甚至河中鱼虾,山间飞鸟,都可以想象这是他们的化身,他们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无固定形式或框架,意味着我们可以循着源头,在各个时期,各类个体中去做无尽的想象和创造。 古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现有诸神归墟,庇护天地。继承并发展,这是文化传承和繁荣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点来看,不得不说中华民族的神话是幸运的。 二:关于敦煌 我们都知道长月烬明的敦煌风风靡全球,那就聊聊敦煌莫高窟吧。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即大而盛。敦煌壁画就是最淋漓尽致的体现。敦煌在地理位置上联系着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而莫高窟有近1600的历史,由来自无数朝代和文化背景的画工,一笔一划刻在洞窟里,留下每一朝代和时期最主流的文化印记,成为丝绸之路上最亮眼的明珠。所以敦煌是历史上无数人接力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像一个超大的,跨越千年的,史无前例的密室,里面夹杂着多朝代,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所以莫高窟的大而盛不仅体现在壁画的规模,参与的人数,横跨的时间维度,更体现在民族和文化多元性上。 正因如此,长月烬明能风靡海外内,广受好评,我并不意外。我认为主要有3点原因: 1. 视觉上的审美与共鸣。其服饰、布景中对中国传统色的应用非常高级,十二神法相(甚至包括魔神)身后背光的应用、以及战神双生文尊的设定、飞天乐舞等等的设定,都是对敦煌壁画中神佛形象的借鉴与发扬,让全世界有机会见识到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和传统审美。 上清十二神中国影视作品中展现的神话符号对全世界都非常有吸引力。雄伟的龙,飞升的金凤凰,火焰的光晕都令人着迷。宏伟的天宫,黑暗的魔宫,服装,头饰,发型,音乐。。激发了我们无限的想象2. 内在精神上的共鸣。剧里蚌王给小桑酒讲的割肉贸鸽的故事,出自莫高窟 254 窟。讲的是佛前世曾是尸毗国的国王。他发愿要护佑众生。于是佛要考验他,化身为鹰,让手下化身成鸽子,追杀至尸毗王面前。尸毗王与老鹰达成协议,用自己同等重量的肉换取鸽子的命。但无论割多少肉,天平都很难平衡,直至尸毗王自己坐到了天平上,才实现平衡。为了一只小小的鸽子,达成了一命换一命的结局。而这一主旨贯穿全剧,桑酒有这样的勇气,发能与冥夜幸福生活的愿,捧出一颗真心,勇敢奔赴。十二神也有这样的勇气,发能诛杀魔神,庇护苍生的愿,耗尽神力,身归天地。澹台烬更有这样的勇气,发拯救苍生,终结苦难的愿,吞噬魔神,殉同悲道。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