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的小憩时间,我打开了这部20分钟的影片。打开之前,我没有想到会这样受触动。这是一部很私人的影像,导演和他的妈妈的故事,一些细碎日常的胶片记录。我觉得要把这些私人的影像拍出来,然后放在世界那么多人面前,其实很需要勇气。我也看到了一些友邻说,导演的妈妈会怎么看待这部影片。但我依然觉得,这些真的感情,真的故事,是有力量的。 漏光在胶片上摇曳着噪点,打开了回忆的序幕。温情的画面后的声音,却是母亲对他性取向的质疑。 “别人结婚生子,你呢?”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式出柜故事,充斥着“光宗耀祖”、“亲戚”、“面子”的字眼,也是很多人面临的困境,这是爱啊。上一代人在他们的认知里被迫抽离出来,要面对自己付出的爱最终收获了他们所认为的罪恶与羞耻,但是他们依然爱着自己的孩子,希冀着有一天这个“噩梦”会结束,不必再向其他人遮遮掩掩,继续看着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然后“光宗耀祖”。 但这个影片的情感流动却微妙地将镜头转回了他自己的世界,他现在是怎么样的,认识了哪些人,如何从故乡到新的地方,如何与朋友以及男朋友相处,如何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生活,串起了他成人后的世界。然后再转回故乡,看看他曾经成长的地方变成了怎么样,那些陌生又熟悉的人,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勾勒出了“我是谁”的困惑。 “我怎么生出了个怪胎……” 画面一转,是妈妈现在的样子和她年轻时的样子。两代人的矛盾与羁绊之处就在这里,我们很清楚妈妈付出了多少养大自己的孩子,也知道她有多高的期望,我们也并不希望让她期望落空,可是我们没办法做一个的假的自己。的确如此,自己在自我认同时有多挣扎,父母所经历的难受更甚。 我时常也有与导演相似的感觉,似乎在“成为另外一个人”,母亲也觉得,他成为了“另外一个人”,不再是那个乖巧的、可爱的、听话的小孩子。影片最后三分之一的地方,沸腾的声音、笑声、哭声,构成了一个奇妙的隐喻。笑与哭,构成了生活中“沸腾的沉默”。 “为什么你小时候对我那么好,那么乖,那么听话?为什么?是我错了吗?” 母子在这里共同抽泣的时候,我的鸡皮疙瘩已经竖起来了,虽然没有出柜,但已经无数次想象这种场景,是恐惧和担忧。而看到这里,我却觉得这是母子俩的一次可贵的共情。 “你没有错,妈妈,你没有错……” 对啊,谁错了呢?谁都没错,这个残酷的事实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于是画面上就出现了一段水下的影像,光从水面上折射进来,水波粼粼,人在水中难以呼吸,追赶着前方的父母。爱、不解与和解,可能就是这样,尽管很难,但还是要去做。母亲老去的样子,也像一个小孩。重新认识与和解,是我们帮父母完成的第二次成长。 祝福导演,也祝福我们每一个人。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