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第二期节目 LABOR,这是因产业需求而被开发的机器人产物。现如今,它虽被建筑土木业广泛利用,但也因此诱发了激增的机器人犯罪事件。日本警视厅为此成立了特殊车辆二课,PATROL LABOR中队来应对此番状况,简称,PATLABOR。 这是1990年的tv动画作品《机动警察》的片头背景介绍。它讲述了日本警界的特殊车辆二课的故事,这大体上是诸位性格迥异的警员的上班族日常,他们操纵着和指挥警用机器人98式av英格拉姆,时不时面临着普通罪犯、反政府组织、恐怖分子乃至时局政治变动带来的巨大威胁。而编剧导演们的独到思想和那一丝捉摸不定的黑色幽默气息,就深刻地蕴藏在这所有类型、所有风格的故事里。而就定义笼统地说,它是一部严肃中点缀着轻松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真实系的萝卜片。可这又引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萝卜片?什么又是真实性萝卜片? 所谓萝卜片,即机器人动画片,由机器人的英语“Robot”的发音发展而来,以人类操纵的机器人或不受人操控的高智能机器人为主角,多以战争、科幻为题材的动画作品。《高达》和《eva》就是十分广为人知的萝卜片。而真实系萝卜片则是真实系的机甲动画,其机甲设计往往把机器人当作真实存在的机械来描写,并可能结合符合时代的武器科技,即使作为科幻作品也有一种可实现的真实感。《机动警察》也正是因为其机械设定的合理化和故事偏向的真实化,成为了萝卜片界的又一部重磅作品。 而《机动警察》的横空出世后,日本动画史和电影史也都出现了新的曙光。虽然它在中国大陆如此小众,但如果要标榜它在动画电影史上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押井守班子后续作品《攻壳机动队》的祖师爷。它不但奠定了押井守的个人风格,而其第二部剧场版《和平保卫战》更是被押井守称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并斩获各大奖项,长期在各大权威动画电影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今敏作为layout的加入也更是更新了日本动画的layout体系,完善了分镜头设计图注重透视和立体感的新体系。 现如今,《机动警察剧场版2:和平保卫战》因其对战争与和平、真实与虚假的探讨,已经被太多影评人泛泛而谈,可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却总是被人们所忽略。而在我眼中,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也有着其不可磨灭的艺术造诣和影史地位,更是我个人最满意的一部机动警察作品。所以,今天,我们就在不过多剧透的情况下,走进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1:东京毁灭战》。 1980年代,押井守的第一部《福星小子》电影得到了漫画原作者和大众的认可,却被他自己嫌弃,认为是缺乏个人表达的作品;而他的第二部《福星小子》的电影则被漫画原作者和部分粉丝痛骂,但这部名为《绮丽梦中人》的剧场版使得押井守获得了“原作粉碎机”的称号,并开启了他的作者电影之旅。 不过,作者电影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泛指具有明显个人风格特征的影片”。而“作者性”有时会与大众审美相悖,也正因为押井守在《福星小子:绮丽梦中人》中作者性的喷发,使得他失去了工作,那叫一个郁郁寡欢。可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押井守也因为其在动画影像方面先锋的探索,得到了各大动画制作人的青睐,其中也不乏有宫崎骏这样的高人。而这个时候,鹈之泽伸,那个在日本动画史上确立了“ova”的经济模型的制片人,抛来了橄榄枝。 来一点题外话吧,看了那么多动画,可ova到底是什么呢?它其实是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狗万光盘动画,也就是通过独立渠道(如dvd)发售的动画作品。 时间又回到确切的节点,1983年。结城正美——一个初出茅庐的漫画家,蹦出了警察开机器人维护治安的点子。在电脑普及率逐步上升的80年代,他以从高度到动作都尽量以“能符合现实生活”为目标,设计出了大街上看到也没有违和感的可操纵机器人。而结城正美的朋友,彼时的机械设计师出渕裕,将这个企划视之珍宝。1985年,他将企划引荐了另外两位动画界名人,画师高田明美和编剧伊藤和典,前者是《福星小子》和《橙路》的动画角色设计,后者则是承包了包括《攻壳机动队》在内的押井守御用编剧。四人组成了王牌组合,找到了制片人鹈之泽伸,使得企划得以面世。但麻将有三缺一,他们的动画制作则面临了四缺一。万事俱备,只欠导演。 也正是这个时候,押井守加入了他们的王牌组合。于是,headgear,头盔小组,这个日本动画史上极富盛名的天才创作者联盟,就此横空出世。而《机动警察》,也就此诞生。结成正美开始了《机动警察》漫画的连载,而其余众人则如火如荼开始了《机动警察》ova的制作。但押井守实际上更多只是挂名导演,总因为自己没有亲自参与演出而闷闷不乐。 1988年,《机动警察》的ova和漫画都好评如潮,《机动警察》的第一部电影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 1989年,日本的年号从“昭和”来到“平成”,幼女杀人狂宫崎勤被逮捕后让“动画作品”的名声一落千丈,泡沫经济导致的社会崩塌已经露出了端倪。同年7月15日,《机动警察》的第一部剧场版《东京毁灭战》正式上映,押井守,则以暗流涌动的东京为背景,带观众一同深入那因现代化而生的裂罅。 《机动警察剧场版1:东京毁灭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东京湾大肆填海造地、建造海上方舟的巴比伦计划顺利执行的背景下,飞速发展的科技让东京的每个角落都在被城市化。从一起天才程序员的自杀案和一次机器人暴走的紧急事件开始,随着侦探调查的深入,一场机器人集体暴走的“反现代化革命”逐渐浮出水面,它让东京彻底陷入了危机。为了拯救东京而战的特车二课第二小队,却不得不面对巨大的代价——现代化的进程的强制暂停。而那也许也正是当时的东京人民所需要的契机:过速发展的科技终于停下了脚步,而世人迷茫的思想这才获得了追赶的时间。 从主旨上来看,押井守一次又一次在强调他的私货“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远超人类思想的可控范围”,而整部电影也几乎都在论证这一点。最有趣的也许是与叙事手法相连的论证过程。首先,作为动画电影,押井守超前地引入了圣经中“巴比伦塔”这一极具暗示性的意象,作为全片的大量的指向性符号。熟悉《圣经》的观众应当会有所了解,巴比伦塔的故事大致是关于上帝因不满人类狂妄地建造通天高塔,将不同的语言散播世界,从而使人类无法沟通,高塔便因此停工。而这个典故正好和剧场版1的主旨形成互文,巴比伦塔即为过速发展的科技,而神的惩罚终将来到。其次,在各个角落,押井守都在通过镜头语言和角色对白强化着这一点,无论是摩天大楼下还未拆迁的城中村,还是第二幕末后藤队长的那句“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到何处去”,抑或是海中心孤立的工程残骸,影片对于主题的呈现几乎没有废笔。押井守设置了一位既不存在也几乎不登场的反派,这位反派的设置有点类似电影《七宗罪》抑或是最近的《新蝙蝠侠》中的反派模型,他看似无形,却操纵着所有的“有形”,将主角一步一步引入他的圈套乃至他的世界,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影片是双线叙事,主角们的调查和侦探们的调查同步进行,而影片中的松井刑事,就随着这位反派的指引,结合线索进行推理,一点一点发掘出反派的内心,抒发出了押井守的呐喊——某种意义上,押井守也是这位反派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反派自身有关的罗马音线索就是Ehoba,听上去十分像“耶和华”,那是上帝之名。而这一切深刻的反思,也都在影片上映的一年内,在泡沫经济的浪潮下,得到了应验。一部动画电影,不仅成为了社会反思的载体,更是成为了社会寓言。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