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种孤独与封闭的处境中,人们徘徊却步,期待着走向晴朗之中,或有另一个同伴叩问自己的生活,而当重逢即将降临之时,却要警惕它可能会让人落入空欢喜的结果。 《晨光正好》(Un beau matin,2022)于2022年第75届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首映,并斩获欧洲电影奖。本片是导演米娅·汉森-洛夫(Mia Hansen-L?ve)连续第二年带着新片来到戛纳,上一年是入选主竞赛单元的《伯格曼岛》(Bergman Island,2021)。 导演米娅·汉森-洛夫 《晨光正好》有多位吸睛的大牌演员加入,包括蕾雅·赛杜(Léa Seydoux)、帕斯卡尔·格雷戈里(Pascal Greggory)、梅尔维尔·珀波(Melvil Poupaud)等。影片以生活化的场景,自然地陈述人物与故事,带着轻松舒缓的法式氛围,真实地讲述了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波澜起伏的生活。 《晨光正好》剧照 步入中年的围困 影片从阳光明媚的街景开始,以蕾雅·赛杜饰演的女主角桑德拉为中心,逐步交代了她的家庭与工作。引人注意的是,桑德拉的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子女的照料,而且最好由医疗机构或养老院收治。这让人联想到,在米娅·汉森-洛夫的作品《将来的事》(L'avenir,2016)中,也有一位患有精神疾病而被女儿送入养老院的老人。 在老龄化的社会里,身兼照顾老人的重任成了必然。对于父亲而言,桑德拉是孝顺的女儿,桑德拉会常常看望父亲、处理父亲的杂事,这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单就陪伴而言,不能称作烦恼,可是照料或许不再认识自己的父亲,难免会引起情绪的失落,更何况还有自己的生活——作为翻译需要处理日常工作,以及作为寡妇需要独立抚养年幼的女儿。 《晨光正好》剧照 在不轻松的生活节奏里,任何的变动都会让人感到窒息。但令人惊喜的是,桑德拉在带娃时偶然遇见了旧时的好友克莱蒙。于是,克莱蒙给桑德拉的生活瞬间注入了激情。也可能是因为她一个人太久,由于克莱蒙的闯入,桑德拉原本在看望父亲与自己平淡日子之间循环的生活,变成了在男友、父亲、女儿、工作之间来回跳跃,富含女性视角细腻特色的中年生活由此开始完整丰富地铺展开来。 桑德拉心底渴望着的爱情,浪漫的情调随时都在,即使有孩子后,即使成为了寡妇。时间不是问题,不是吗,连长辈都是如此——父母双方的老年生活都在另一段爱情的滋养中,即使父亲记忆力衰退也不会忘记情人的名字。爱情如雨露,米娅·汉森-洛夫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中,都会将男女间的感情,以有趣又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晨光正好》中,这一对人到中年的故友在人生的困境时刻重逢,让生活继续,属实是幸运的。 生活充满了跌宕起伏,从中可以把握亲情、爱情……但生活的哲学也许就是当下。《晨光正好》结尾处,在延续与唿应影片开头的晴朗日光里,桑德拉、女儿和克莱蒙在一起登高望远,就是这个时光里最好的时刻。影片充满了女性视角,导演通过桑德拉的视角来观察女儿、朋友和家人。有趣的是,男性在影片中看起来是温柔的,也是无情的。 完整家庭与完整生活 在《晨光正好》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女主角及各位家庭成员,包括母亲的情人、姐妹的丈夫这类并不亲近的亲属都一一登场,米娅·汉森-洛夫导演“慷慨”地将每个人物都勾勒得棱角分明,不对非核心人物做省略,这是导演展现完整家庭的独到方式。通过影片,我们感到的是家庭的力量和家庭成员聚在一起的喜悦。就像影片中庆祝圣诞节的一场戏,家庭中的男女老少创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所有人享受其中;而在随后一场养老院的戏中,医护人员和老人们一起唱歌做游戏,也是在努力营造一种家庭聚会的温馨。 除了通过各位家庭成员描绘出完整的家庭之外,影片还展现了完整的生活,例如影片中不仅详细呈现女主角与情人间的感情波折,还多次出现了女主角工作、乘坐交通工具的场景。我们可以轻易地从中看到工作和生活如何交织在一起,以及生活的琐碎对工作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女主角与情人的感情发生波动时,她手里的工作就直接受到了影响。 米娅·汉森-洛夫导演将所有元素比照着现实生活的节奏组合得如此恰当,将真实的感情融入影片中,在完整的家庭成员与完整的生活中,让观众非常直接地体验人物与故事的走向。 《晨光正好》剧照 米娅·汉森-洛夫带来的关于生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细节,或许不能称作悲喜剧,只是蕴含着力量的真实片段,然而从中能够隐约透露出生活的哲学。同时,还有那些难以忘怀的一系列角色——和侯麦、伯格曼、伍迪·艾伦导演创作的电影类似,米娅·汉森-洛夫的电影中,值得回味的是得益于她的高产而塑造出一系列立体、相似、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配角可以与主角一样被刻画得性格鲜明。例如,《我孩子们的父亲》(Le Père de mes enfants,2009)中女主角的三个女儿展现出了各异的性格;又如,《再见初恋》(Un amour de jeunesse,2011)中女主角的父母形象鲜活又自然。 当重逢成为必然 纵观米娅·汉森-洛夫导演的电影,在人物的刻画方面,米娅·汉森-洛夫的影片常常聚焦于不惑之年的人物。其中男性角色是不得志甚至颓唐的,例如作为导演处女作的《宽恕与原谅》(Tout est pardonné,2007)与紧接着的《我孩子们的父亲》,而女性则透露出更多的隐忍与承担,例如《将来的事》中女主角的独立与承担。 在影片跨度数十年的时光里,重逢也成为了必然的主题。这更让人感到,人总是活在回忆中,无论是亲情(例如《宽恕与原谅》中在女儿长大后对于父女间既往误会的解除),或是爱情(例如《再见初恋》中的女生关于爱情的成长),亲密的关系产生了难以抹去的羁绊。同时,在《晨光正好》中,影片流畅的节奏与丰富的感情得益于蕾雅·赛杜和格雷戈里出色的演出,而上一回法国明星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在《将来的事》的演出更是帮助影片大受关注和好评,也让米娅·汉森-洛夫导演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观看米娅·汉森-洛夫导演的作品总是令人舒适的,若将她的电影以时间线方式排布,呈现出的一系列作品是格调轻松的,擅于表现生活中的戏剧时刻,又充满着日常的无奈、残忍及愉悦……百般滋味都在其中。常有人将其与侯麦比较,也许在影片色调、讲述的故事和营造人物的关系上,确实有相似之处。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