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 不是寓言 是现实。 桂林的名字就饱含着对未来理想主义的期待 但是他却只是普通下岗工。他的名字如同电影剧情一般 美好的期待 悲哀的现实。
桂林和妻子就完美的演绎了改开现实下的两种人:工人与资派 而他们的对立其实是看元最后到底会跟谁走。但不出意外 工人是得不到元子的。但是工人努力过 他们用曾经被重视时练就的钢筋铁骨 用汗水浇灌了自己理想主义的挽歌。他们浇筑了钢的琴 但是身边人的离去 父辈理想的消亡 时代地标的轰塌 这些将理想主义击垮 于是他们从为理想主义奋斗转化为用自己的理想慰藉自己。如同那年东北下岗潮所有失业的人们 他们的努力 他们的本事皆化为虚无 留下一地鸡毛的现实 却只能靠那种生活的期待麻痹自己。 为了时代的发展总有人会被要求离开。东北工业时代的父辈随着父亲之死与烟囱的爆破落下帷幕。其实元子也能感受到代表父亲的工人努力过 但是她只是给父辈的理想主义成果一个安慰 然后毅然决然跟了母亲。烟囱右倒 但无法复原 留下最大的阶级群体自顾惋惜 却熟视无睹。 最后谈回电影:导演技法也是出色的 他有着出色的镜头语言把握 虽然极其学院化。和韦斯安德森一般 他运用大量的的对称构图 控制了镜头美感。大量的切割构图 将人物的内心隔膜相区分 全程几乎都是固定镜头 让人物出画入画 观众是一种审视感 审视者那些理想主义者的奔波劳碌 最后却一无所得。大量的对比蒙太奇 将下岗潮后的群体 十分可笑的圈起并区分。杀人放火金腰带 街边尸骨无人埋。努力不会给你带来财富 现实可笑的如此明显。那段桂林放弃时的声画对立让人无比印象深刻。 谈到电影配乐 也是极有可谈。男主女主都是从事音乐工作 而钢琴则是电影线索。因此 古典音乐成了常出现的配乐。运用它饱含的情绪来对镜头本身情绪进行增幅与对立的作用。而其次 电影设置于东北 是国内受苏联文化影响最深的地方 大量的苏乐使用 也是工阶本身自顾自怜的悲哀。对往事的留恋 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惩罚呢?但是最可悲的是 我们该怎么改变呢?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