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男主是一个自我意识过强的人。以致于他觉得自己是最有才华的,自己的作品是最优秀的,自己配得上最优秀的人……如此强的自我意识势必会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与社会脱节。因此可以看到男主的作品若想进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不肯接受朋友的建议,不肯借鉴优秀的剧作家,不肯去社交获得前辈的一些资源。
而在生活方面,与希沙的交往加重了他的自我倾向,女生喜欢一个男生,往往是他有她所向往崇拜的地方,这无疑会使男主陷入自我光环的困境里无法自拔。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搭配是一种怪异且异常般配的咬合——一个情绪黑洞,一个情绪暖炉。一开始,女主是带着阳光出现的,她所在的地方都是光线充足且明媚的,给人一种温暖邻家的日常感。如此的她是黑洞最为青睐之物,她宽容,她乐观,她大方,但她始终不是无边无际的,无法在黑洞面前与之较量。两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人之性格的一种极端,但是极端之下,我们也不难看见现实的投影。面对感情时,一方很容易成为双方中的情感黑洞,一方总是希望可以倚靠另一方而过活,但谁又能在感情中如母亲般无私付出呢?怕是连母亲都无法忍受没有限制的索求吧! 由此可见,如此的感情黑洞唯一的破解之道是——不要和黑洞交往。黑洞之所以成为黑洞,自有其深不可测的渊源,渺小的个体如果试图去超越或者去拯救它,那无疑是不自量力且不理智的行为。黑洞自有其成长的过程,但在其被填满前,也没必要怀揣着一颗圣母心。太多的感情是出于一种令人感动的自我牺牲,到最后也确实是自焚而亡。 当然故事的最后,回忆杀的一遍遍冲击下。台下的女主开始痛哭,一遍遍地说着对不起。台上的希沙在男主的剧场里,还是那个善良的模样——即使是男主的错,也还是弯腰抱歉,把错揽在自己身上,为求一段感情的体面结束。在女方视角看来,这段感情未免太过压抑——从始至终,女方为了照顾男方的感情基本没说过几句重话,连分手估计都是朋友的道德胁迫下达成的。 片尾曲女主坐到了最后一刻,这个剧本似乎在眼泪和掌声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的理想似乎也有实现的可能。拯救终于在这一刻马马虎虎地实现了,但破掉的窟窿里所有的悲伤不安可以被覆盖吗?我想不能。我不会祝愿这样的感情,也不会希望这样的感情可以再次发生。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