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平原上的摩西》的评分会那么高,正如为啥《回响》的评分会那么低一样,我其实不解。是不是,我已经彻底地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所以我的观感与大众的评分会如此地大相径庭。
我都快记不起这部剧在讲什么了,但是我却依旧能清晰地记得,我甚至在看了第四五集的时候还曾动过弃剧的念头,而这部剧,仅仅只有六集,什么样的剧,会让人困顿至此呀,竟真是让人咬了牙地坚持,才最后看完。 我为什么给这部剧打的分这么低,因为正如我对小说的评判标准一样——你至少得让人看得舒服,看得愉悦吧,因为剧集与小说的受众一样,都是普罗大众,如果你连普罗大众的审美都无法取愉,这本身就是作品的一种失败。 当然,我不是说,剧集或者小说就必须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审美追求——最好的剧集与小说应该是二者兼顾,既照顾了普罗大众的观阅快感,又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审美表达。 无法二者兼顾者,或只有观阅快感,或只有艺术追求,在我看来都是非最优选。只要观阅快感的,可以成为爆款,也许评价不高,但是至少观者乐,作者亦乐;只要艺术追求的,我其实很尊重那种只在象牙塔里默默耕耘的作者,他们在普罗大众的眼里可能是怪胎或者无法理解,但是他们坚持自我的表达,这种坚持——比一味地取悦普罗大众更需要底气与勇气。 更大的一个问题是,我在部剧里,这二者我皆看不到。所以我感觉更奇怪的是,它的评分,为什么会那么高呢。 前阵子在看李小冉李乃文主演的《我们的日子》,看到这部剧里的傅东心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部剧里的刘淑霞——喜欢读书,喜欢画画,喜欢文艺……看着都是挺好的字眼,为什么近期的剧集里,对类似的文艺女青年都变成了如此妖魔化的创作呢。 没有意外,那部剧我在老婆大人的威逼利诱下,加上实在也是剧荒,终究看了十来集,之后依旧是弃剧了。不为什么,没有往下看的动力,不关心后期剧情的推进,好像那些人物后来怎样了,我都无所谓,所以连知道的动能都没有。 谁又说,这部剧不是一样的呢。这部剧最终未曾被弃并且看完的原因只有两个——《迷雾剧场》品牌效应的加持,以及只有六集的篇幅,总想着《迷雾剧场》不至于太拉垮,并且也就六集,咬咬牙就看完了……结果就是因为这样的信念——是的,看完它靠的是信念——我是如此痛苦不堪地看完了全剧。 很多年前的央视上曾经的刑侦节目,好像叫《天网》还是啥的,似乎讲过类似的故事,杀死出租车司机,或者出租车司机杀死乘客事件,连选址似乎都差不多。这样的陈年旧案,其实不会有太多的惊喜;可是,这也算是支撑我看完这部剧的另一个信念——影视化的演绎,《迷雾剧场》的演绎,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呢。 终究还是我想太多了。看完这部剧的感受,感觉还不如央视的记录片来给引人入胜,就算几十年前的央视纪录片的那种不变的套路,似乎都比这部剧说得更好些。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它不是《迷雾剧场》,我的观感会不会不太一样。因为我一直喜欢《迷雾剧场》,这种喜欢可能会加持我原本喜欢的,但是也会更排斥我原本不喜欢的——因为期待值高,所以更容易失望。但是抛开《迷雾》,我发现其实不是,就算它不是《迷雾》,我依旧不会喜欢它。 叙事冗余,运镜死气沉沉,人物面谱化严重,剧情波澜不惊,永远一潭死水,永远昏昏欲睡……这部剧我唯一觉得好的,是构图,这方面我是真佩服导演,很多镜头的构图颇具美学功底,但是除此之外,我其实找不到太多的言语来夸赞它——是的,我不喜欢这部剧。 就算它是什么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剧集奖提名,我依旧喜欢不起来。所以,它的高评分,其实就是因为柏林电影节提名的加持吗——我们反正看不懂,我们反正不喜欢,但是人家是高大上的柏林电影节的提名剧,说明人家在艺术成就方面,是吊打国内一众剧集的。弹幕里的骂声有多尖锐,在评分上就有多离奇,给这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剧打个高分,说明我曲高和寡,说明我与高大上的电影节意趣相投,而所有这些说它不好的人,只能说明你们趣味低俗不堪。 然并卵。就算得奖的柏林电影节的最重要奖项金熊奖的最佳影片,许多片其实我都不喜欢,何况它是一个周边奖项的提名。我不否认,它如果拍成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可能会好很多,但是它不是,它是一个每集一个小时左右的六集剧,这就很让人抓狂了。所以,我就是那个品味低下粗俗不堪的粗人,所以我欣赏不来。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