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旧壶装新酒”的技艺是导演中不多见的,不论是《新龙门客栈》还是《黄飞鸿系列》,徐克总能以改写的方式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梁祝》则是他这种技艺的顶峰。在《梁祝》中,徐克先是以顽童般的姿态将观众的情绪调至最高,在几乎不给任何喘息的情况下,又将观众的情绪从至高点推落,观众如提线木偶般随着徐克的琴音,一遍遍的咏叹爱情的坚贞。
徐克在改写“梁祝”的过程中,将原着中的“三 角关系”拓宽至5组之多(祝英台-梁山伯-亭望春,祝英台-梁山伯-马家,祝英台-梁山伯-祝家,祝英台-爱情-生命,梁山伯-功名-爱情),除了第一组“祝英台-亭望春-梁山伯”纯属为制造笑点而存在外,其余四组都在最后一起发力将故事推向悲剧。 徐克的改写最成功之处在于将最美的时光做的有趣且浪漫,又将凄婉的结局描绘的有如鬼神在场。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房初见的那场戏中,徐克就照搬了他在《刀马旦》(1986)中用过的经典套路,让二人的见面充满节奏感与荒诞感,被子的起落与祝英台的回眸、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叹息声都随着节奏敲打,宛如一曲戏剧,这样有趣的场面还有很多,徐克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让观众忘记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就是为了最后给观众重重的一击;临近尾声,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坟前,诉说情话之后,天象乍变,狂风骤起、沙石乱飞,满是《倩女幽魂》的既视感,在反复对切(祝英台与坍陷的坟包)中增强冲击力,宛如鬼神降临划破阴阳二界,狂风过后,世间再无梁祝,只剩翩翩起舞的蝶儿。 梁山伯究竟是在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之前还是之后爱上她的,其实徐克隐晦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梁山伯在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之前就已经“虚”了,那夜他的手心一定出了汗。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