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电影,认真写影评,对待影视严肃大于感性,不会拿观感和喜爱值去评价一部电影/剧集。”这是我评价影视的基本信条。
我今天不为别的,抛开先前一切杂念和印象不谈,我只想好好评价这部电影。 是的,我并不满意《长津湖》的整体表现。尽管在经历了一年的观影训练后不再以刻板印象来定夺一部电影,但先前的评价并不会因为重看有过多改变(毕竟电影表现几乎跟以前的观感和评价一致)。只不过这次我会稍稍清晰地,写一篇长评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希望大家能好好看,可以理性讨论,不要断章取义,谢谢。 一.漫长的前戏铺垫和执行失误 开场,伍千里抱着哥哥的骨灰归乡,可以明显地预料到此情节的基调和表达--严肃,与沉重,相当干净利落的出发点。但是在这一基调和表达未能完全巩固的时候,下一个情节却突然转到万里和朋友们过分嬉闹的场景,直接略/压过本该细腻的角色描写。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把角色扁平单薄化处理,由笑点去带领观众进入主题。显然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处理,因为对于伍千里的刻画明显比伍万里更重要。主创明显想顾着两边,但糟糕的情节编排和剪辑逻辑却导致两边都不讨好,无法迅速建立起角色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尽管之后终于发展主线,但也只是草草点明,叙事推进得简单粗暴,只剩单调的目的和信息。因为单调、因为扁平、也因为急促的情节编排。我甚至还没留些时间感受,就已经被情节强行推着走了。 开场处理得就已经失准了,那么美军登入仁川的情节呢? 特效赶工的质感拉胯,一大群战机工整的飞行姿态,以粗暴的呈现方式展现美军的实力和目的。我可以理解主创的无奈,但是执行上却跟开头犯了一样的老毛病:基调和表达放首位,但一到故事转折/深入内容又突然拉胯坏掉。尤其是切入了本土农民和战士的视角后,只有他们被炸毁的瞬间,而无情感的刻画。最大的问题还是特效上的失准(是个人认为不应该做垮的地方,因为这个情节本就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炸弹炸房子,烟消云散房子完好无损,人也同样,正中靶心却毫无波澜。老实说,后面的悲剧本该是悲壮的时刻,也本该是特效严谨对待的大好时机,偏偏文戏和执行两边都没用上劲… 尤其是下面两张,爆炸之下人依旧毫发无损,特效的问题和敷衍实在离谱…所以电影目前的问题展现得非常明显:故事基调和表达的表层设计无可指责,但执行和呈现效果实在是太割裂了,从未深化“历史感”和“真实感”的真正内核,只是简化成可供观众简易思考的影像表达。简单粗暴,也容易过目即忘。 之后的剧作中心当然是彻底走向漫长的战前铺垫、群像的多种塑造/刻画、以及故事本身的加量深化。 有一个值得提出的优点,节奏不错,至少这次重看可以显著发现观感上的顺畅,也稍稍看出了尚可的情节编排和影像表达。 当然闪光点也就这一个,情节编排和剪辑逻辑整体表现依旧良莠不齐。不仅延续了之前的缺点,还出现了剪辑和摄影上的失准:一到故事的精彩/高光时刻,甚至是意境都铺好了,结果下一秒就被剪辑/摄影破坏,延伸出累赘的不必要视野,对观感上的破坏实在明显。文戏也同样,直接被剪辑打散内容与细节。确实可以当做是简化起承转合的反面教材。 志愿军们在列车望长城这段,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依旧是“好想法,差执行”。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何不用实拍来展现出万里长城的辽阔伟大?就算非得要用特效,难道就不能做得再认真严谨些?毕竟志愿军们辽望的,可是宛如矫健巨龙的万里长城啊。 二.奔赴战场、碎石滩和村庄战:割裂的语境变换和迷糊(惑)的执行 在志愿军遭遇敌机突袭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主创在氛围营造方面的大量描绘:各种急促又缓慢的运镜、过于泛滥的素材堆积,仍然贯彻着粗暴的方式去呈现情节想表达的东西,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到了正戏,[严肃]和[轻快]的编排和语境变换就做得真心离谱了。前者的描绘不仅量少,下笔又太轻(仅靠一个烈火吞噬一切的慢镜头/视觉冲击是完全不够的)。后者,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在志愿军伤亡减员的严肃时期变调成轻快幽默的喜剧风格?难道前者不应该比后者更重要吗?[严肃]的地方还没打好根基,突然就被[轻快]打破了基调,未免过分出戏了。 碎石滩犯的问题更是离谱,虽然没有儿戏的语境变换,但执行上又是另一个极端:不仅仅是“好想法,差执行”,最离谱的仍是分屏与长镜头的炫技呈现。为什么这么说?泛滥且从未停歇的镜头运动,又快又慢,却并未勾勒出空间的存在,只剩杂乱。而当长镜头终于停止运动,屏幕的左右两边却出现了两块小屏,用来展示敌机的意图。老实说看到这里我是非常迷惑的,罕见、新颖、也同样让人错愕。自动忽视剪辑的存在,将影像沦为信息堆叠的附庸,在长镜头的衬托下,简单的故事和情节反倒变得繁琐。要不是友邻把这一段分析得明明白白让我无从下口,否则针对这一段的问题我还可以再讲二百个字。 |
黑ICP备54866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