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的时候非常累,不仅是因为两个多小时的时长,还因为影片本身的素质很高。观影的整个过程就像是在你大脑里拍上了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大脑中的各种记忆,自己的,身边的,以及曾经经历的,需要面对的,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上一部有类似感觉的电影,是奉俊昊的【寄生虫】。所以片子看完有一周了,也缓过点劲儿了,在车上,写点东西做个总结。
初看的时候觉得是部反女权的电影,但随着剧情深入,感觉这么看,就把导演的格局想太小了。标题,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其实是指,那个既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抱负,又迷茫不知所措。最后,对理想,对事业,对情感,不断陷入一段又一段轮回时光里的自己。 关于轮回,第一次深刻意识到这个词,是杨德昌的【一一】。生命的轮回,就像“一”这个字,看起来写两次就是“二”,有了改变。但其实只是又重复了一次一而已。生命没有必要重来,因为就算重来,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是宿命论?人就没有意义?仅仅只是在不断重复父辈,不断重复自己?其实,两部电影都有回答。 向前看固然重要,发现新的人和事物,获得新的机遇。但,有些事儿,有些学费,有些坎,是必须要自己迈过去的。不然,下次依然会遇到,然后又进入循环。且每个循环临末了的时候,又会绝望地对自己说,“我就知道会有今天,”,“最讨厌的感觉又来了”,“为什么都会是这样的结果?”。下次,再对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再多说一句,“这些都是我逃课的结果”。 因为,问题一直都在,从来就没有解决。就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有一个,就是逃离让自己难受的环境和人,然后快速寻找新的开始,试图让自己觉得又重新活了过来。 但切换下视角,有没有想过,很多问题的对象,比如说,不管是什么工作,是什么事儿,甚至跟对方是谁其实都没太大关系。换句话说,不管面对谁,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但又因为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特别是当你还有各种各样其它选择的时候。通过新的选择来逃避,往往是最快最简单脱离痛苦的方式。 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开启另一次相同的循环和轮回。 感觉,有点格物致知的味道了。 至于,逃出循环的出口? 一一里的,小男孩洋洋,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拍人的后脑勺。往后看,其实能看到很多平时经常忽略的东西。复盘总结,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然后跳出轮回。 本片也有自己的答案,沉下心来和曾经的自己和解,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逃避的关系和解,最终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不再逃避。 最后,又想起一一里那段经典的台词。 “电影发明之后,让人类的生命至少延续了三倍。”按照这个来算,我应该都一百好几了。 |
黑ICP备54866414号-1